備具豐富發展經驗和強大實力的國際快遞巨頭加入中國市場,對目前發展很快但規范不足的國內快遞企業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沖擊。未來5年是國內快遞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事關生死存亡—— 來自美國兩大國際快遞巨頭聯邦快遞和UPS的中國公司已遞交國內快遞業務牌照的申請,國家郵政局審核并公示其在國內的業務范圍。這兩家將分別以北京順義區和廣州白云區為基地,經營除信件外的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申請在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開展國內快遞業務,而UPS則計劃在上海、深圳、廣州、天津和西安5地經營國內快遞業務。
外資企業即將正式合法地分享國內包裹快遞這塊大蛋糕。這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快遞業務市場十分巨大的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將成為快遞業競爭的第一戰場。面對有著豐富市場競爭經驗的外資企業,才剛剛成長起來的眾多國內快遞企業能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嗎?
其實,4大國際快遞巨頭聯邦快遞、UPS、DHL、TNT很早就開始以收購在華合作伙伴的方式介入國內快遞業務,而當時國家對外資快遞公司的運營并無限制。后來,隨著《中國郵政法》的出臺,條款中增加了對外資企業經營國內信件業務的限制,外資快遞巨頭也放慢了擴張中國市場的腳步。DHL甚至于2011年宣布放棄在中國的快遞業務,并將其中國經營公司的股權轉讓。
在獲得許可證之后,這些巨頭們或將加大在國內快遞業務方面的投入,這些已經具有豐富發展經驗和強大實力的快遞巨頭的加入,對于目前發展很快但規范不足的國內快遞企業而言必然是一次巨大的沖擊,因為從企業實力看,中國快遞企業確實和它們相差甚遠。數據顯示,據了解,2011年聯邦快遞營業收入總額為413.23億美元、UPS營業收入總額為531.05億美元。聯邦快遞旗下擁有30多萬名員工快件日處理量超過900萬件。而中國最大的快遞企業,年營業額也不過200億元人民幣左右,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中國7000多家快遞企業中,只有EMS和順豐兩家有自己的飛機,加在一起不到30架,不足聯邦快遞的二十分之一。
據悉,這是2009年《中國郵政法》實施以來,國內快遞牌照首次向外資快遞企業開放。我國快遞業才剛剛站穩腳跟,與外資快遞相比,從信息化水平、自動化水平到運營管理水平都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值得指出的是,受外資快遞公司的運營范圍小、成本高、費用高等影響,外資快遞公司短期內不會對中國的快遞企業形成太大的影響。此次聯邦快遞和UPS申請辦理中國國內的快遞業務,更多是全球化的戰略布局有關。雖然相較于全球業務的份額,聯邦快遞和UPS的中國業務還剛起步。但也要看到,他們在國內主要城市的網絡部署通過合資或并購早已就緒,如果能夠正式獲頒牌照,取得在中國經營國內快遞業務的“通行證”,這些外資快遞巨頭們將很快把觸角伸到行業深處。
國外快遞巨頭看到中國市場“井噴”,勢必加快進入步伐。因此,未來5年是國內快遞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是調結構、上臺階,還是被擠到臺下甚至完全出局,企業的生死存亡就看這關鍵的幾年。此次外資快遞雖然來勢洶洶,但也不見得全無益處,分羹的同時也可以分享。我國快遞企業迎戰外資強手的同時要積極學習、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我們要在競爭中取長補短,發掘自己的優勢,盡快做出自己的特色。
上一海運新聞:各航線運價紛紛被航運公司上調
下一海運新聞:國內鐵路運輸大變局時代即將到來